近年來,許多市民減少了旅行,打開了家庭辦公方式,長期居家,對煤氣、水電的需求也增加了。因此,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醒公眾,在家里必須提高安全燃氣的概念,注意家庭燃氣的安全,做到“五要,五不要”。
燃氣安全五要介紹
1、注意打開窗戶通風。使用氣體時,保持氣體環境通風良好,避免缺氧窒息或燃燒不良。加強安全護理,防止湯溢出,滅火造成危險。
2、使用燃氣專用軟管。連接燃氣器具的軟管應定期更換,不得使用不符合標準或老化開裂的軟管。軟管應安裝牢固,不得穿過墻壁、門窗、天花板和地面。軟管長度不得超過2.0m,而且沒有接頭。積極更換不銹鋼金屬連接軟管。
3、保持關閉爐閘閥和爐前閥門的好習慣。睡覺前,出門前停止使用燃氣時,檢查燃氣開關,先關閉爐閘閥,再關閉爐前閥,確定是否全部關閉,養成關閉兩個閘閥的習慣尤為重要。
4、要規范燃氣報警器的安裝和使用。確保燃氣報警器正常通電,并根據氣源選擇報警器的安裝高度。當被測氣體密度低于空氣密度(如天然氣、焦爐氣)時,應安裝在距屋頂30度的報警器上cm方向向下;當被測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(如液化石油氣,俗稱燃氣罐)時,報警器應安裝在距路面30路面30路面cm方向往上。
5、要妥善處理家庭燃氣泄漏。天然氣是一種看不見的無色氣體,人眼是看不見的。當你聞到臭雞蛋、汽油和油漆時,你應該意識到它可能是氣體泄漏。為了及時發現氣體泄漏點,可以在管道接頭、表、爐開關等處涂上肥皂液、洗滌劑。如有泄漏,將繼續起泡。檢查時記得不要用明火檢查泄漏。室內燃氣設施或燃氣用具異常泄漏時,應關閉閘閥,打開窗戶通風,禁止使用明火、啟閉電氣開關等。,并及時疏散到戶外安全場所,向城市燃氣供應商報告維修。
燃氣安全五不要介紹
1、不要使用逾期報警器、煤氣灶和舊爐盤。燃氣器具上標明的燃氣類別應與實際供應的燃氣類別一致。避免燃氣設施。“超期服役”。燃氣報警器的使用壽命一般為3至5年。及時更新燃氣報警器,使報警器始終處于完好可用的狀態。燃氣灶的廢棄壽命為8年。選擇具有自動熄火保護功能的專用爐灶。在燃氣公司的日常維護中,發現一些客戶家中的燃氣器具已經使用了8年多。雖然有些燃氣器具表面上比較新,但部件老化已經開始威脅公眾的安全。舊爐盤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,需要盡快更換具有熄火保護功能的燃氣灶。
2、不要在燃氣管道上放雜物或可燃物。不要在燃氣管道上放置和捆綁任何物體,以免造成燃氣管道連接處的松動和腐蝕;不要放置空氣清新劑、火機等可燃易燃物品。
3、不要包裹燃氣設施。家庭裝修時,不要包裹燃氣管道、燃氣表等燃氣設施,避免燃氣泄漏后燃氣堆積引起爆炸。
4、不要把安裝燃氣設備的房間作為臥室和休息室。配備燃氣表、燃氣灶、燃氣管道等燃氣設備,設施房或廚房不得作為臥室或休息室使用。因為如果燃氣表、燃氣灶、燃氣管道損壞泄漏,很難察覺,更容易引起爆炸、火災等危險。不得隨意更換燃氣管道,不得隨意拆除、改造、轉移、安裝燃氣設施和燃氣用具。不要為了追求美觀而設置開放式廚房。燃氣公司嚴禁為開放式廚房開栓供氣。
5、不要把氣體報警器放在錯誤的位置。不要安裝在廚柜里——雖然安裝在櫥柜里的氣體報警器很漂亮,但如果發生氣體泄漏,報警器聽不到聲音,紅色指示燈看不見,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。不要安裝在空氣不流通的區域——氣體不易流通的地方,氣體很難進入,使氣體報警器難以檢測泄漏信息,無法發出報警信號。不要安裝在容易被油煙直接熏制的區域——如煤氣爐上方。這很容易引起誤報警,報警傳感器長期被油煙熏制,使用壽命也會降低。